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没有冬天不能逾越

我有责任,把我自己仅有一次的人生过好

 
 
 

日志

 
 

课堂设问深入浅出,教学方能浅入深出作者:王跃平  

2009-11-12 10:11:52|  分类: 语文争鸣场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一点,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课堂提问设计的成功与否,对于教学的成败,也往往有惊人的联动效应。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同一问题,这样问,学生满脸疑团,那样问,就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能“一潭死水,波澜不惊”,而那样问,则会“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课堂提问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笔者认为,课堂设问要深入浅出,课堂教学方能浅入深出。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冷场卡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老师要深入思考,以比较浅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课堂设问深入浅出是指教师备课时,能够深入思考上课内容,透彻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使这些提问能够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知识层次结构,让这些问题既能够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有探究的欲望,又能够解决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课堂教学浅入深出是指课堂上师生都觉得浅易而不是晦涩艰深,但老师能轻轻松松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增长能力,提高素养,获得有益的启示。
  下面是我教《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的第五个环节的课堂实录。
  (前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①导入新课;②我所知道的茅以升;③自主学习情况汇报;④整体感知)
  五、共同探究——根据写作目的选择说明方法
  师: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大家已经知道,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征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作者主要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来说明这一点的呢?
  生: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
  师:是的,中国的石拱桥很多,几乎到处都有,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
  生1:因为这两座桥最著名。
  生2:因为这两座桥最有特点。
  生3:因为这两座桥最有代表性。
  生4:因为这两座桥集中了中国石拱桥的几个特征。
  师:在说明文中举例子的时候,必须考虑所举例子的代表性,也就是说所举例子一定要具备被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那么赵州桥和卢沟桥是否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文中介绍这两座桥的文字。先请男同学集体朗读4、5两节,然后请女同学朗读6-8节,比一比谁读得好。
  (按照老师要求,男生读4、5两节,女生读6-8节)
  师:男生读得好还是女生读得好?
  男生:男生好!(全班笑)
  女生:女生好!(又笑)
  师:男生声音洪亮,女同学声音柔润,读得都不错。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桥是否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呢?
  生:是的。因为这两座桥都具有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
  师:能从文中找出具体依据吗?
  (生回归文本,很快就从文中找出了相关句子,气氛热烈,活动充分,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认识)
  师:(总结)大家说得非常好。因为这两座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说明事物,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师: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在介绍它们的时候,顺序、内容也大体相同,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约吗?为什么作者要举两个例子呢?
  生1:这两座桥说明的侧重点不同,一个侧重于形式优美,一个侧重于结构坚固,赵州桥坚固,卢沟桥优美。
  生2:举一个例子太单调,举两个例子能充分说明“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生3:这两座桥反映了中国石拱桥建筑技术的进步,赵州桥大拱只有37.4米,而卢沟桥已经有266米多。
  生4:两座桥都是很著名的。它们分别代表了独拱、联拱两种类型。
  师:大家说得非常棒!独拱、联拱代表了中国石拱桥的两种类型,因此必须都介绍,说明才能全面、准确。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时,被说明对象有几种类型,一般说来就应该相应地举出几个例子,这样才全面。选择两个例子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特点。
  师:为什么作者先说赵州桥,后说卢沟桥?
  生1:从修建年代看,赵州桥在前,卢沟桥在后。
  生2:从石拱桥的样式看,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
  师:回答非常好!可见要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举例子也要注意恰当的顺序。
  师:本文除了赵州桥、卢沟桥以外,作者还举了哪些石拱桥的例子?
  生:还举了旅人桥、江东桥、长虹大桥、双曲拱桥等例子。
  师:这些例子有没有一定的顺序?
  生:有,它们是按照时间顺序来举例的。
  师:由此看来,举例要注意有一定的顺序。那么,这些例子能不能删去?
  生:不能,因为旅人桥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江东桥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在起重吊装方面的创造,长虹大桥和双曲拱桥说明了我国解放后修建了不少石拱桥。
  师:为什么这些桥的例子写得没有赵州桥、卢沟桥详细呢?
  生:因为这些桥只能说明中国石拱桥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所以写得没有那两座桥详细。
  师:可见,举例说明也要注意详略。
  师:根据以上的学习,我们来总结一下:说明文中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生:(争相发言)要典型,要全面,要有条理,要注意详略……
  师:同学们听课非常认真,学习非常投入,老师真是太高兴了!老师还要补充一点,那就是举例一定要真实,虚假的例子是不能用的。(板书:真实 典型 全面 有条理 注意详略……)
  以上这个教学环节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浅入深出的效果。这主要得益于深入浅出的问题设计。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深入浅出地设计问题呢?
  第一,对准重难点,找准切入点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而透彻的思考,全面理解教学内容,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找准解决重点难点的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也就找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难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
  如以上的案例中,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理解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中国石拱桥》是一篇比较平实的说明文,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学生也知道,怎样设问才能让学生探究起来有兴趣,有热情呢?怎样设问才能让学生真正把握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呢?经过反复思考和斟酌,我设计了以上五个问题,这五个问题环环相扣,从浅易向纵深发展,学生一步一步地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后,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锁定“一斑”,透视全豹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成功的课堂问题设计,往往能“四两拨千斤”,通过“一斑”而引出“全豹”。这里的“一斑”可以看做是整堂课的精华,是最具营养,最有嚼头的。抓住这一点进行提问可以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教《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时,课堂设问是这样安排的:
  ①作者为什么说贝多芬是巨人?
  ②文中不少地方的描写反映了贝多芬作为平凡人的一面,这是否影响他巨人的形象?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抓住了“巨人”这个点大做文章,达到了“窥一斑便可知全豹”的效果,教材处理显得非常轻松,课堂上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第三,巧扔“石子”,激起波澜
  有经验的教师,常会提出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平中见奇,一石激起千层浪。扔石子是排除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满足感”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设置一种让学生可望而又可即的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一种“原来并没有全懂”的心理体验,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不断深入探求的心理流向。正如陈献章所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当然,这石子不宜过重过大,虽然有句名言叫“难啃的骨头才有嚼头”,但问题的设置,最好是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否则教师还须“引猴上树”或“架桥搭梯”,那还得花费另外一番功夫。
  如我教《藤野先生》,在讲完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后,讲到“弃医从文”时,课堂气氛有些沉闷,我适时“扔出”一个问题:你觉得鲁迅是做医生好还是做文学家好?这个“石子”一扔,课堂立刻活跃起来。当时几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生1:我觉得鲁迅还是做医生好。他可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被庸医耽误的病人,解除民众的疾苦,战争时还可以去做军医,这都是为国出力呀!
  生2:我觉得鲁迅还是做文学家好,这样可以唤醒民众,这是大爱国。
  生3:我也觉得鲁迅做一个医生可能更好些,文中31节‘呜呼,无法可想’一句暗示了唤醒民众并不容易,鲁迅也感到无可奈何,所以还不如做一个医生实在些。
  生4:我觉得鲁迅还是做文学家好,明知唤醒民众很困难,但是还努力去做,更能看出鲁迅的爱国之情。
  我总结说,无论鲁迅做医生还是文学家,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救国救民,反映了他的忧国爱民思想,反映了他的一段探求救国救民的心路历程。通过这个问题的探究,学生们对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课堂设问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串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慎重地对待课堂设问应该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切不可把设问当做课堂教学的点缀,只求表面上轰轰烈烈,而不讲求实效。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我渴望通过问题的设计,能找到一个让学生“撬动”文章的支点。
  评论这张
 
阅读(474)|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