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没有冬天不能逾越

我有责任,把我自己仅有一次的人生过好

 
 
 

日志

 
 

大器晚成苏老泉  

2009-06-05 08:45:48|  分类: 名家散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宋朝的苏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个人平生的遭遇,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人才观,是个很好的启迪凡例。 

    苏询(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县人。苏询去世以后,很了解他的欧阳修在《老苏先生墓志铭》中记载说:苏询少年时代“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按照今天的话说,这苏询当年就是个很不喜欢读书的人,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劳动、游历和结交朋友中渡过的。按照今天的话说,他青年时代是个实干家和重视行动的人。 

    苏询一直到“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同上),但是,他后来却“,举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才异等不中,退而叹曰 :‘此不足为吾学也。’”。 

    这意思就是说,后来,27岁苏询虽然开始发奋读书了,但是,由于他个人以前的实践阅历,已经使他的知识结构和学习习惯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已经很不适应于当时的科举考试知识程序了,以至于他在38岁到48岁的十年时间中,屡屡在科举考场上失败,苏询后来感叹地说到“此不足为吾学也”,意思就是他认为科举考试中的知识程序很不适合自己,自己也不怎么看得起那些应试科举的教条知识了。之后,苏询就完全抛开了应试科举的学习方法,而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读书和思想了。由于他本身具备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所以,按照理论和实践碰撞必然出新见的知识规律,这苏询后来的才华被激发了出来,他的才思常常如同泉涌,“由是下笔顷刻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同上)。据说,苏询曾经在一天之内写过万言文字,在使用毛笔的时代,这样的写作速度简直要吓死人了,这也反映了苏询的才思异常的敏捷和知识非常广博,否则,他也不会下笔如同是在呼风唤雨千军万马了。 

    根据人才学的规律看,自然科学出成果的黄金年代大多是在35岁左右,而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出成果的黄金年代则应该是在45岁以后,苏询就是45岁左右在家乡写出了后来风糜中国文坛的《权、衡》和《几策》等论说文的。 

    但是,为了孩子的官仕前途,苏询在自由发展自己的同时,又要求苏轼和苏辙两个儿子必须按照当时的科举知识要求去学习,这就如苏轼成年以后说的那样:“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以应举而已,既及第进士,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答李端叔书》)”,苏轼这意思就是说,他小的时候,几乎就是按照科举应试要求去学习的,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取进士,但是,苏轼毕竟有自己父亲一生遭遇的切身比较和体会,所以,后来被称誉为大才子的苏轼并不赞成这样的学习方式,他认为这样的为应付科举考试的学习方法并不能够给当事人带来真知识。 

    苏轼这番言论,当然带有为父亲鸣不平的因素在其中,但是,他也的确是说的大实话,笔者在读了苏轼、苏辙两兄弟和苏询的文章以后,的确感觉到,他们二人的名气虽然远远大于他们的父亲,但是,从理论功底上讲,他们远不如他们的父亲,这大概就是因为不同学习目的和方法及其实践经验不同的原因吧。这也就是欧阳修之所以在阅读了苏询之后,要把苏询比喻为继承了扬雄遗风且在文才上可与贾谊、刘向媲美的原因,在欧阳修的眼中,苏询的才气要比苏轼和苏辙高。 

    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48岁的苏询带着苏轼(1037——1101)和苏辙(1039——1112)出川到京师应考,结果,苏轼和苏辙双双考中进士,苏轼还高中第二名,苏询却再次落榜了。当时,朝政中负责科举考试的欧阳修在考试之前就已经看到过苏询的文章,他“大爱其文辞,以为虽贾谊、刘向不过也。”(《宋史·苏询传》),这样,欧阳修很可惜48岁的老苏,便向皇帝进言,要求破格“召试紫微阁”(欧阳修:《老苏先生墓志铭》),就是另外再考试一次苏询。但是,苏询考虑到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风格已经和当时实行的科举考试规则相去甚远,如果再考试恐怕也过不了关,再加上他这把年纪也把科举的事情看淡了,于是,他便拒绝了再试,打算回乡去了。后来,爱惜人才的欧阳修便通过国家的荐举程序将苏询推荐到霸州文安县去当了主薄,就相当于现在的县文教局长一职。其实,这是爱惜人才的欧阳修给苏询找碗饭吃,所以,苏询上任不久,就专职编写《太常因革礼》去了,9年以后,苏询编辑完了这部著作,便去世了,享年57岁。 

    苏询仙逝以后,苏颂在凭吊老苏的挽联中说,“观国五千里,成书一百篇。人方期远至,天不与遐年。事业逢知己,文章有象贤。未终《三圣传》,遗恨掩重泉。”(《嘉佑集》)。由此可知,老苏生前还准备写“三圣传”,根据苏询一生中崇尚儒释道的情况看,他很可能是为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写传,但是,他没有完成自己的大作。 

    苏询一生中屡屡科举失意,也没有任何功名,但是,他这样的一介布衣(欧阳修语)遇到了“伯乐”欧阳修,同时,当时的社会也有破格提拔人才的机制,这样,老苏才有了发挥才干的机会,而成为了一代名流。更可贵的是,当时的人文社会环境还是以文才取人的,没有那种只重视功名牌子恶习,这才使得老苏的文章可以在社会上迅速得到传播,明朝的茅坤也才会把这没有任何功名的老苏和其他7个有进士身份的人共同列为了“唐宋八大家”。 

    在隋唐科举制度之前,中国的文人才子大多产生在民间,特别是那些思想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大多都是从民间产生出来的。而科举制度产生以后,由于文化资料权和文化传播权往往被掌握在了士大夫们和官方手中,再加上社会中根据科举制度又产生出了士大夫这样的高等社会阶层,象苏询这样的人才就出现得少了,他们几乎成为了另类。但是,不管怎么样说,那时候的社会风气还比较开放和开化的,否则,布衣的苏询就出不了头了。而我们现在比较唐宋八大家和程朱理学派系中的那些文人才子,就可以发现,苏询在他们这些有“进士”身份的人中,文章的确是出类拔萃的,苏询的文章几乎可以成为现代科技论文的凡例,他的文章条理异常分明,论点和论证及其论据,甚至选择的论证的模型,都是清楚可见的,相比之下,其他的人就做得不如老苏好,其他人的文章往往不习惯逻辑推理,也不习惯选择论证模型,他们更习惯直白表达自己的观点。苏询的文章,还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推理非常符合实际,举例也很生活化,比如,他的“审势”中的论证方法,几乎在中国的各种经书中都找不到范例,这,显然来自于苏询自己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 

    苏询的《审势》和《六国》,对于中国当今的对外国际政策,特别是对于当今中国参与世界一体化,至今不乏指导和借鉴意义,关注这些问题的读者们不妨一读老苏。因为,后来中国的宋朝历史、清末民初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苏询的预见是非常正确的,这说明,作为历史学家和思想家的苏询,已经发现了某种历史的规律,否则,他的预见不会在后来的千年历史中屡屡被兑现! 

    那么,讲完了苏询的故事,我们再来看看当今中国的人才观吧。中国自1905年取消科举制度以后,在社会上还真是兴起过一段时间的重视人的实际才能的社会风气,象北大教授梁淑溟,数学家华罗庚、文学家钱仲书等,都是象苏询这样的人才,他们都没有什么高级文凭,也都是按照自己的学习风格而得到社会承认的。 

    但是,自1949年中国将中专以上的学历的人纳入到国家干部序列且包养起来以后,客观上又造成了比历史上科举时代更严重的社会等级观,这样,社会中的重视学历轻视学力的现象比科举时代还甚!中国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学校中的应试之风和社会中的轻视人的实际能力之风,似乎也越演越烈,近年来,中国好象还兴起了一种主要看身份牌子的恶劣人才观,如果苏询这样的人才再世,他们恐怕只有卷铺盖回家偷生了!这样扭曲的人才观,给中国带来了多少重大社会弊端,这些,还是留给读者们去思考吧………… 

    附录: 

    苏询:几策、权、衡共二十一篇,题目如下: 

    审势;心术;法制;强弱;攻守;用间;孙武;子贡;六国;项籍;高祖;衡远虑;御将;任相;重远;养才;用法;议法;兵制;田制;上皇帝十事书。 

       ———————————————————————————— 

    苏询:《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従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 

    苏询:《审势》(节选) 

    今也考之于朝野之间,以观国家之所尚者,而愚犹有惑也。何则?天下之势有强弱,圣人审其势而应之以权。 

    势强矣,强甚而不已则折;势弱矣,弱甚而不已则屈。圣人权之,而使其甚不至于折与屈者,威与惠也。夫强甚者威竭而不振,弱甚者惠亵而下不以为德。故处弱者利用威,而处强者利用惠。乘强之威以行惠,则惠尊,乘弱之惠以养威,则威发而天下震栗。故威与惠者,所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然而不知强弱之势者,有杀人之威而下不惧,有生人之惠而下不喜。何者,威竭而惠亵故也。故有天下者,必先审知天下之势,而后可与言用威惠。 

    不先审知其势,而徒曰我能用威,我能用惠者,未也。故有强而益之以威,弱而益之以惠,以至于折与屈者,是可悼也。譬之一人之身,将欲饮药饵石以养其生,必先审观其性之为阴,其性之为阳,而投之以药石。药石之阳而投之阴,药石之阴而投之阳。故阴不至于涸,而阳不至于亢。苟不能先审观己之为阴与己之为阳,而以阴攻阴,以阳攻阳,则阴者固死于阴而阳者固死于阳,不可救也。是以善养身者先审其阴阳,而善制天下者先审其强弱以为之谋。 

    注:以上苏询文选,选自《嘉佑集》 

  评论这张
 
阅读(17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