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没有冬天不能逾越

我有责任,把我自己仅有一次的人生过好

 
 
 

日志

 
 

学诗随笔七则 李钟琴  

2010-04-07 07:18:43|  分类: 古典文化知识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一,格律是一道准入门槛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特定的要求,这也是一道准入门槛,不能打着自由的旗号乱来。如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平仄和谐。如果不符合这个要求,那就是两句话,与对联毫无关系。如果有人将不符合对联要求的两句话当作对联,肯定会贻笑大方。

 

同样,诗词格律,是诗词这一艺术形式在语言美、音韵美等方面的内在需要,也是从事这一艺术的人必须要迈过的门槛。有人认为这一门槛限制了人们的创作自由,倡导写自由诗,很好,能写好自由诗也不错,但不能因此便否定旧体诗,因为旧体诗依旧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新诗并不冲突。不懂格律不要紧,可以写自由诗,但不能披着格律诗的外衣写不合格律的东西。

 

二,新诗为什么“迄无成功”?

 

现代有个因为写旧体诗词独领风骚的人曾说:“新诗数十年来迄无成功。”

 

为什么没有成功?他没作解释。

 

我认为,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新诗失去了诗词的对仗、音韵、语言等形式之美。任何诗词名句,“翻译”成白话后,肯定变得索然寡味。

 

而且,白话诗取消了一种艺术形式所必要的准入门槛——只要会说话,就会吟诗。结果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人人都可以写诗,近百年过去了,为人们认可的新诗却如凤毛麟角。人们耳熟能详的、在文章中常常引用的,往往还是旧体诗词。

 

三,格律束缚人的思想吗?

 

那个自己大写旧体诗词、却反对年轻人写旧体诗的人曾说:格律能束缚年轻人的思想。

 

他怎么不怕束缚自己的思想?他大加赞赏的鲁迅先生也写格律诗,而且格律非常谨严,他不是还称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思想家吗?难道诗词格律没把鲁迅先生的思想束缚死?

 

其实,诗词格律与束缚思想毫无关系。古今优秀的诗词,其作者没有不懂格律的。而不懂格律的人,绝不会写出优秀的诗词作品。

 

谓予不信,谁能举一不懂格律却成为诗词名家的人或作品出来?

 

四,不懂格律难以体会吟咏之乐

 

当然,有些名家的作品也不讲格律,如李白,他既能写格律严谨的律绝,也能写气势磅礴的古风。他是进得去,出得来,与不懂格律的人不能相提并论。

 

有的诗人学诗时不懂,但后来懂了,从此严守格律,如陈毅。他的《梅岭三章》格律合度,被传颂一时。而他早年写的新诗,人们一首也记不住。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懂格律之后,想让他写出不合格律的诗词来,也是不好办的。因为他构思时便兼顾到了格律。如果不讲格律,诗人很难体会到吟咏之乐。

 

曾闻一个不讲格律的先生写诗,往往思如泉涌,一天能写数首甚至数十首,可惜文字粗劣,泥沙俱下,不仅读者从其诗中难以品味出诗词之美,恐怕连他自己也难以体会到吟咏之乐。

 

五,不标“律绝”就可以乱写吗?

 

有人可能说了:我没说我写的是七(五)律、七(五)绝,在诗题上也没注明是律诗、绝句,所以我可以不讲格律。

 

几年前,我曾认同这个说法,并在《半小时学会诗词格律》一文后写道:“最后说几句:没耐心学习格律的朋友也不必勉强,但写诗时须记住,千万不要标上“七绝”、“七律”、“五绝”、“五律”字样。写长短句也可以,但不要标上词牌名,可以标上“自度曲”。这样,就无可厚非了。”前段时间有网友留言说:“博主最后一段害人不浅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想想你怎么批评余秋雨的诗的!”

 

如今看来,我当初写的那段话是有问题的。

 

如果你生活在唐朝以前,不讲格律是可以的,因为那个时候格律尚不规范。但当律、绝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被约定俗成之后,你只要写四句七言诗,便是七绝的格式;写八句七言诗,就是七律的格式。人们自然会拿七绝、七律的要求来衡量这首诗。正如你在大门两边各贴了一句字数相等的话,虽然没注明是“对联”,人们也会当作对联来品评。这两句话不符合对联的要求,招来批评与嘲笑是很正常的。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只要懂格律,写四句七言诗,肯定按七绝的要求来写;如果不讲格律,说明他不知道格律诗除了字数要求还有音韵、对仗等方面的要求。如果知道这些,肯定会注意的。

 

六,“自度曲”不宜乱度

 

写长短句不标词牌名,标上“自度曲”,可以吗?

 

现在,我期期以为不可!

 

众所周知,作词就是按照曲谱填上歌词,曲谱叫做“词调”或“词牌”。所谓“自度曲”,即自己谱制新曲,然后依曲填词。唐宋时诗人偶有“自度曲”,亦不常见。宋朝以后,词牌的乐谱基本失传,文人们填词只不过借助于词牌的形式而已。依词牌填词,就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如果不依固有词牌,非要“自度曲”,则一定是谱成了新曲。那么请问曲谱何在?如何演唱?

 

如果诗人不懂音乐,不会谱曲,有那么多现成的词牌不用,却动不动就来个“自度曲”,岂不很可笑?与其说是“自度曲”,不如说是“自度词”。

 

七,打油?你也配?

 

有人可能说了:我写的是四句打油诗。打油诗不必讲格律吧?

 

董桥先生在《董桥小品·哪里哪里》中写道,周弃子先生在朋友家里遇见一位“诗人”,“诗人”当即写出自己的两首诗请周先生指正,周先生出于礼貌,连声说好,“诗人”却自谦道:“哪里哪里,我这不过是打油而已。”周先生事后在一篇文章里说,诗人的谦虚固然是美德,不过他那两句客套话实在引起听者的厌恶,“当时我口虽不言,心里却在想:打油?你也配?”

 

其实打油诗比格律诗还难写!古往今来,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打油诗并不多见。

 

打油诗源自唐朝的张打油,其代表作是《咏雪》诗:“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貌似浅薄粗俗,实则意趣盎然,令人忍俊不禁,并非谁都能写得出来的。

 

一首合格的“打油诗”,应该有以下特点:一是有趣。一本正经,索然寡味,不是打油诗;二是顺口。打油诗也要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三是用俗语、口语甚至粗语入诗,大俗中透出大雅。这是一种境界,诗有别才,打油更需诗才。

 

对照一下打油诗的特点,那些动不动就自称“打油”的所谓诗人,你也配?

 

  评论这张
 
阅读(19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