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没有冬天不能逾越

我有责任,把我自己仅有一次的人生过好

 
 
 

日志

 
 

说 名 道 字(王充闾)  

2011-09-18 15:58:55|  分类: 名家散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说 名 道 字

 在一次“中国文化史讲座”的课后,有位青年听众同我漫谈,说他正在攻读文学硕士学位,平时很喜欢读清代以来的笔记、诗话一类作品,因为里面有丰富的学识和许多精辟的见解,只是“拦路虎”太多,除了一些文言词语,还有人物的名称,有时让人摸不着头脑,如坠五里雾中。说着,递给我一篇打印文稿,请我就其中的名字、称号作些解释。我翻看一过,原来是当代著名学者钱仲联先生《梦苕庵诗话》中的一段文字:

 当今海内外,莫不知虞山有石乌龟其人。石乌龟者,赵石农之绰号也。石农名石,号古泥,晚自称泥道人,常熟西唐市人。……弱冠就余从舅父沈石友汝瑾 家主计,沈嗜金石书画,罄所有与观,使治砚刻铭。出同邑李钟之门,又从安邑吴昌硕游,益工刻划。……昌硕尝曰:当让此子出一头地。然石农不自喜,曰:我以糊口耳。沈夙与昌硕交,又交余姑丈俞金门 钟銮 。石农因沈识俞,而俞之舅氏,余舅祖松禅老人翁文恭也。文恭罢相归,过俞,见石农书类已,又识其铁笔,与语,大悦之,促使镌印。时求文恭书者踵相接,不暇悉应,因属为替人,缘是代笔为文恭特许。较之沈寐叟门人谢某,专事伪托沈书以渔利者,固不可同日语也。石农之书,以颜鲁公为基,泽之以苏玉局、米南宫,筋骨遒健,得文恭之髓。文恭暮年,以所用之印赠之,曰:惟子可以继我矣。文恭既薨,骨董家犹汇金丐书标翁名。石农久而苦之,故晚年所作书,乃以赵石显。石农貌奇古,入画须髯如戟,肖钟馗。暑日袒胸执蒲葵,又如八仙中汉钟离。又与吾友蜀人张大千貌绝相似,皆山川奇气之所钟也。石农先以篆刻名,书法特余技耳。书成又学画,因题画乃学诗。偶作韵语,必有奇趣。(引诗略)

这是一篇名人小传,讲述的是作者乡先辈赵石农其人治砚、刻铭、镌印、作书以及写诗的情况。使用的是文言,遣词构句比较简古,特别是,四百字短文中涉及到文化界古今名人达十三位之多,有一些是比较生僻的。大体上可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类,以字、号相称,令人索解为难。比如苏玉局,恐怕许多人都会感到生疏。原来,宋代大文豪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曾经任职成都玉局观提举,后人遂以“玉局”称之。那么,沈寐叟是谁呢?“寐叟”是近代著名书法家沈曾植的号。沈是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别名颇多,见于题跋者有惹庵、忆庵、乙僧、寐翁等三十余个。还有颜鲁公,他就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京兆万年人,字清臣,唐开元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因曾任尚书左丞,封鲁郡公,故世称颜鲁公;又因当过平原太守,亦称颜平原。米南宫就是米芾。唐代以降,尚书省六部统称南宫;由于进士考试多在礼部举行,故又专指六部中的礼部为南宫。因为米芾曾官礼部员外郎,所以,后人就以“南宫”借指这位北宋的杰出书画家。他是湖北襄阳人,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居士,自号鹿门居士,又有绰号米癫、米痴。至于松禅老人翁文恭,他就是咸丰朝状元,同治、光绪两朝帝师,晚清政坛重臣翁同龢。他字声甫,号叔平,晚号瓶庐、松禅,死后谥号是文恭公。

第二类,作者标出了姓名或字、号。像传主赵石,字石农,号古泥,绰号乌龟,晚年自称泥道人,一生治印逾万,为近代著名书法家,“虞山印派”开派大师。俞钟銮,字金门,一字次辂,号养浩,翁同龢的外甥。沈汝谨,字公周,号石友,别号钝居士,近代著名收藏家。李钟,字虞章,为吴昌硕弟子,赵石农的蒙师。他们四位都是江苏常熟人。

第三类,虽然没有给出更多信息,但用的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字、号,本人知名度也很高。像吴昌硕,本名吴俊卿,浙江安吉人,字昌硕,又署仓石,号缶庐、苦铁等,近代金石书画大师。张大千,四川内江人,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文学家、收藏家,本名张正权,又名权,名爰,后因出家为僧,法号大千,世人遂称其为大千居士。

第四类,传说中的人物,为人们所熟知。像汉钟离,道教八仙之一。据《宣和画谱》:“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自谓生于汉,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后遂称汉钟离而不名。”或云,权曾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后人误以“汉”字属下读,故称为汉钟离。 钟馗,中国民间俗神信仰中为人们熟知的角色。又为门神,其像贴于门上,可以镇鬼驱邪 

                                     二

看过这篇小传,特别是做过这番解释之后,围绕着姓名问题,我们当会获得如下认识:

其一,从前那些名人,除了本名之外,还有字、有号、有绰号(诨名、外号),有的还不止一个。

其二,从前的学者注重礼仪,著书立说、日常交往,在名、字、号的用法上十分讲究。比如,小传作者钱仲联先生在提到上述名人时,都是以字或号相称。(李钟是个例外,或因钱先生没有掌握他的字、号。)对其中人们不甚熟悉的,在字或号的后面,以小号字体加注其本名。

其三,过去还常常以人的籍贯、郡望、官爵或者谥号来替代人名。如米芾称“襄阳居士”,源于籍贯;称苏轼为“玉局”,乃因其官职;称翁同龢为“文恭”,是根据他死后的谥号。此外,还有以任职地点相称的,如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当过柳州剌史,遂被称为“柳柳州”;有的由于某一诗句传世,从而获得一种称号,如清代诗人崔不雕有“黄叶声多酒不辞”之名句,便被称为“崔黄叶”。这些称谓,都是他人、后人为表示尊重而赠予的,本人并不使用。

而“名”,却是由自己使用的,属于自谦或者卑称的范围。当本人说到自己,或是署名、落款时,一般都用本名,而不能自报字、号。从前面那篇小传的一段话中也能看出这种情况:翁相国去世之后,那些骨董家仍然汇上酬金,请赵石农写字,然后落上“翁同龢”的款。时间长了,赵石农深以为苦,感到这样做不好。因而,他晚年的书法作品都署己名,这样,“赵石”这个名字就广为人知了。

旧时代,在书信往来、人际交往中,对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没有礼貌的不敬行为。尤其是对那些有身份的人,如果直呼其名,轻则遭到奚落、耻笑与戏弄,严重的还会罹灾贾祸。

旧籍中有一个“家僮背磨”的趣事。明初,江南名医庄伯和,性开朗,善谐谑。一日,他的友人、当地名士李庸遣家僮送来书信一封。家僮呈递书信时,不慎叫出了这位名医的名字。对这种失礼行为,当时文人一向都看得很重,庄先生也极度不满。但他并没有当面加以指斥,而是采取一种巧妙做法予以惩处。只见他一本正经地对李家家僮说:“你们老爷要借我的药磨用一下,叫你把它背回去。”并随手书写一份回函,要他转交。家僮背着沉甸甸的药磨,气喘吁吁地回到家里。主人先是一怔,待到看过了便函:“来人当面直呼姓名,实为无理,罚他驮运药磨两遭。”这才明白了底里。不禁被友人的风趣逗得哈哈大笑,遂立即命令家僮再把药磨背回去。

现今观之,这类“谑而且虐”的做法,施之于僮仆、役卒,对于士君子来说,终竟显得不够厚道。但在旧时代,却被认为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

君王对臣下,长辈对晚辈,老师对门生,都是称名;按照规则,上级对下级可以称名,但一般的往往还是以字相称,表示尊重。比如,曾国藩信札中,有一封《复黄子春书》,开头写道:

刘君霞仙来衡,盛道阁下鹤骨松心,通晓治体,不复践踏寻常仕宦町畦。郭君筠仙亦称道不容口。

这里涉及到三个人:一是受信人黄醇熙,字子春,时任观察之职;二是刘蓉,字霞仙,任陕西巡抚;三是郭嵩焘,字筠仙,官职是侍郎。就地位、声望来讲,曾国藩都远远超过他们,但他在信中还都是以字相称,并未呼名;而且,尊称黄子春为“阁下”,自己则谦称“国藩”、“鄙人”。

至于下属对上级,晚辈对长者,学生对先生,则绝对不能称名,即使以字、号称之,后面往往还要缀上相关的尊称。而对于父母之名,还要避讳。古人说:“父母之名,耳可得而闻,口不可得而言,则所讳在我而已。”看过《红楼梦》,人们当会记得第二回冷子兴与贾雨村的一段对话: 

子兴道:“……上一辈的(名字)却也是从弟兄而来的,现有对证:目今你东家林公之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在家时名唤贾敏。不信时,你回去细访知。”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若“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是为此无疑矣。”(列藏抄本)

“这女学生”即林黛玉。因为她要避母亲贾敏的名讳,所以,每逢遇到“敏”字,便念作语音相近的“密”,而书写时则故意缺一两笔。这类规矩,今天已不复存在,但是,对于长者、尊者不直接称名,大体上还是坚持的,只是,做法上有所变换。

在字、号不再通行的情况下,对于师长、尊者、德高望重的人,人们习惯在姓的后面加上“先生”,或者职务、职称;年岁大的以“公”、“翁”或“老”称之;年辈相当的,为客气起见,有的称“君”称“兄”;即使称名,也并不直呼,往往要在后面附以“先生”“女士”等称谓。 

三                                  

姓氏、名字的构成,源远流长,说道很多。一般来讲,姓与名属于一个人的特定指称,它的直接功能,是作为姓名所有者与他人相区别而独有的代表符号,供人们称呼、识别,承担着该人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上,这种代表符号,有一个发生、发展、演变的长期过程,并曾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活动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从而在古代文献和各类作品中体现了它的特指性、符号性和结构常态性。

大约从周朝开始,命名即已被纳入礼法,形成制度。尔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演进,姓名也逐渐被赋予繁富而复杂的内涵,其中涵盖着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文字学、文学、美学、音韵学、谱牒学等多种学科,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所特有的“姓名文化”。

首先,姓氏揭示一种血缘关系、家庭系统,表明生命基因的延续性。

这一点,古今中外,大体上是一致的。姓氏往往是家族的标识。五千年前,中国人就有了姓,最早的姓是随母亲的,反映的是母系,后来为父系所取代,子从父姓,以父系推算血缘关系,将人的个体生命延续意识同家族亲缘关系传承下去。

中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姓名之外,还须加上谱系。过去,各大家族都有修家谱的传统,一般是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谱名及其排序在修家谱过程中就要确定下来。而孔氏家族,由于圣人的影响,则更为特殊一些,有时甚至要经由朝廷审定。他们的谱系(行辈),已经达到几十个,其中,人们接触较多的是: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等等。孟、颜、曾三姓,大体上也是按照这个谱系来排序的。

按照谱系,如果姓名为三个字,那么,第一个字是姓,第二个字(有的是第三个字)体现谱系,剩下的那个字,便是名——三个字中,只有这个字可以自行确定。如曾国藩、曾国荃,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如果是一字名,即姓名为两个字,就在偏旁、部首上作文章,如《红楼梦》中的贾赦、贾政,贾蓉、贾蔷等,以彰示同宗,分别辈份。

其次,取名、称名,说道很多。

孩子出生后,一般先有乳名(亦称小字),如三国时的后主刘禅,小名阿斗。稍长,即由父母或师长正式起名,古代专有命名仪式。起名讲究避讳,不能取与君父、圣人相同的字或同音的字。平时作文、说话,遇到这类人的名字,也要设法避开或改写。旧时的皇历,之所以又称“时宪书”,就是为了避乾隆帝的圣讳弘历。这在旧时代,是所有读书士子必备的学问,如果有所触犯,必将身遭大祸。

清乾隆时期,江西新昌有个叫王锡侯的举人。他处事本来十分谨慎,起先名叫王侯,由于害怕被人罗织罪名,便在中间加个“锡”字。编撰《字贯》一书,在遇到康熙、雍正和乾隆皇帝圣讳时,都作了缺笔处理,只是没有采用更为严格的改字法或空字法,结果被人告发到乾隆皇帝那里,以“深堪发指”、“大逆不法”的罪名,不仅本人被杀头,还牵连到妻妾儿孙,多人致死和发配为奴。

起名,一般都体现长辈的意愿与期望。宋代文学家苏洵在《名二子说》一文中,讲述了为两个儿子取名的意图: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这就是大文豪苏轼、苏辙名字的来历。

有的名字,与姓氏存在着相关的意义,如马千里、牛得草、米暂沉等;如果是文人,有些还寄寓了艺术精神、志趣爱好与审美情趣。

第三,作为名字的补充与延伸,名之外,又有字,有号,有绰号,有笔名、艺名。

过去有“幼时命名,成年取字”的传统。《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古代贵族,男子二十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年,于是开始取字;女子十五结发加笄(束发用的簪子),也是成年标志,可以取字。由此可见,“字”是男女成年之后,开始受到人们的尊重才加取的。也有的学者认为,“字”的产生,源于避讳,古人祭祀先祖时,为了表示恭敬,不能直呼其名,只好以“字”代替。所以,以“字”称,有表示尊敬之意。

而自己称“字”,则被认为“有失体统”。晚清状元、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之一张謇,一天,接到在青岛求学的儿子张怡祖的信,看过之后,忽然发现信背封条处,署有“孝若”二字。“孝若”,是怡祖的“字”。当时,张謇大为不悦,立即写信加以责备:“古之人冠以字,以其有成人之礼,而尊其名也。今儿才十五,……对他人尚不可遽称字,况于寄父之函而题封以字乎?此事关乎礼教,不可不知,以后动笔,须小心。”

有些“字”与“名”互为表里,意义相互关联。多数是相辅相成,如这位张怡祖,字孝若;还有前面提到的沈曾植,字子培;颜真卿,字清臣。苏轼与苏辙的“字”,也属于这一类:轼为古代设在车箱前供立乘者凭扶的横木。《左传·庄公十年》有“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话,故苏轼字子瞻;而“天下之车莫不由辙”,故苏辙字子由。还有的“名”与“字”相反相成,如清代文学家管同,字异之。

号,是人的别称,多为自取,可以不受行辈与谱系的约束,自由体现本人的心迹与寄托;而绰号,则是他人赠与的。清末民初以后,字与号逐渐为笔名、艺名所代替。

  评论这张
 
阅读(187)|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