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没有冬天不能逾越

我有责任,把我自己仅有一次的人生过好

 
 
 

日志

 
 

文以人重还是人以文重  

2012-05-27 10:08:17|  分类: 高中作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中国古人重立功甚于立言,两者兼具的读书人,或文以人重,或人以文重,却未必是自己的选择

中国古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地位,有一评价次序,主张太上立德,其次立功,最后立言。所以《史记》中列传的首篇是《伯夷传》,讲述伯夷和他的弟弟叔齐的故事。两人反对周武王以方伯的身份领兵攻打其君主商纣王,到周武王灭商而成为君主后,他们遂不食周粟而饿死。这样事功上没有多少表现之人,仍可因其人格力量体现的意义而纳入历史记载,并领衔《史记》之列传。可知古代的历史意义,不尽取决于事功。历史记忆的重要,体现在《易经》所说的“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

不过,“德”既有跨越时空的通达一面,往往又是与时俱进、随地而异的。能历久不衰而长传的道德典范不多,因“立德”而青史留名的例子也很少。加以中国历代皇帝都想要作之君作之师,所以士人自然也多朝立功立言的方向努力。大体上,真能两者兼具的读书人,重立功仍胜于立言。

吴稚晖曾论历史人物说,“如以司马迁、司马光为譬,一是全靠一部《史记》,一是全不在乎什么《通鉴》不《通鉴》。又以苏轼、王安石为譬,一则有诗文集大见轻重,一则有同样的诗文集,丝毫在其人是非不加轻重”。简言之,司马迁和苏轼,更多是人以文重;而司马光和王安石,则其事功足以传世,其立言方面的卓绝,便不起决定作用。

吴氏一生历经求学、革命、为官、著书,立功亦复立言。观其于历史人物的见解,大致本乎立功、立言次序的古训,揭示出向以反传统自居的他,在安身立命处也深受传统浸润。复因其阅历丰富,老于江湖,故论事论人,眼光老辣,常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然而,章士钊晚年评论说,“稚晖向以丑色登场,不嫌捏造事迹,信口乱道”。章、吴都是同盟会时代的老革命,然因吴氏在清末的“《苏报》案”中涉嫌向清廷举报章太炎等(太炎一直坚持此说,吴当然坚不承认),而二章是联宗的兄弟,所以章士钊和吴稚晖可谓前有嫌隙。尽管如此,其所论大致不差。

按庄子的说法,诸子都是要以其道易天下的,也就是据其理想以改造世界。既如此,便以能自圆其说为鹄的,重在讲道理,不特别重视史事的准确;很多时候,基本就是故意为之。吴氏为文,皆有所为而发,意在宣传;既重在当下关怀,常不暇计往昔“事迹”之是否精确,而任意渲染。故章氏实有所见。反过来,章士钊也是兼具立功立言的历史人物。不过他为官之日不长,亦不以政声著,若以吴的见解看章,大致仍属“有诗文集则大见轻重”一类吧。

与吴稚晖关系不错的胡适,少时不仅有意“立功”,且也有“立言”之意,留学时即拟在诗文上下功夫。而其安徽同乡梅光迪,则希望胡适像韩愈、欧阳修一样不“以文士自居”。梅先生甚至说,“文以人重。文信国、岳忠武诸公,文章皆非至者,而人特重其文”;若事功不足甚至“大节有亏”者,其当世文名虽盛,却难为后人所记忆。故希望胡适“抱定为学之旨,读尽有用之书,而通其意,将来学问经济,必有可观”。只要坚持“以文、岳二公为师,不必求以文传,而文自传”。

梅光迪显然分享着吴氏上述见解,且对文以人重强调更甚。类似见解也延伸到人以文重一流。如后来很多人说戴震(字东原)的《水经注》抄袭了赵一清(字东潜)的书,梁启超便不以为然,其理由即“东潜无《水经注》,则不复能为东潜;东原则虽《水经注》无一字自己出,岂有损于东原毫末”。盖赵著述有限,其名声全靠《水经注》;而戴则著述甚丰,不必靠此一书也。

立功与立言之间那种略带竞争的紧张,虽近代新人物亦不能免。史家蒋廷黻出身教会学校,又是留学生,然“上进”之心不弱。北伐后他曾以清华教授身份晋见外交部长,在办公室外静候数小时,而其兴不衰(若是他的清华同事陈寅恪,必早已拂袖而去)。据毛子水说,蒋氏晚年时李济曾问他:“廷黻,照你看是创造历史给你精神上的快乐多,还是写历史给你精神上的快乐多?”蒋没直接回答,反问李济:“济之,现在到底是知道司马迁的人多,还是知道张骞的人多?”

司马迁和张骞的知名度,在不同的人中间是不同的。也不知道蒋氏心中究竟倾向于何人。或许他自己也是犹疑的,但他的选择是明确的——他不重快乐,而希望知道他的人多。从蒋氏的后半生看,他更多已弃司马迁而就张骞。不过,今日大家记得的蒋廷黻,恰是他或不看重的史作;而他曾向往的事功,则久已淡出我们的历史记忆。一个期望文以人重的人,最后仍不出人以文重之类,或许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吊诡?

(作者为历史学教授)

  评论这张
 
阅读(792)|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