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没有冬天不能逾越

我有责任,把我自己仅有一次的人生过好

 
 
 

日志

 
 

语文课应该如何上  

2013-07-12 10:28:29|  分类: 流年碎影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昨天看读者原创版张丽钧的一篇文章,触摸千载以前古人的心跳。

很有感触。

语文课是作为工具还是人文来上?

张老师给了我一个鲜活的例子。

孔丘覆醢于子路。

有老师作工具上,解释翻译正确。

有人讲故事,肉味肉串等窜起来上,还有旁征博引型,人文关怀型。

张老师说,这些课好用,好玩,好听。她没有明确,又似乎有所指向。

 

咀嚼我的课,首先是工具性,学生必须正确弄懂字面的意思。老师是之中的关键。

其次,必须有味,这是我第一眼就喜欢程少堂先生提出的语文味的主张的缘由,课而无味,味同嚼蜡,味而不永,都不是我心目中的语文课。

陈日亮先生说,我即语文,我就是语文,我就是立体的形象的语文,就是人文工具相结合的语文。

真耐人咀嚼回味。

见识过一些老师的课,网上也看了一些实录课。要么死抠字眼以显功力,要么旁征博引,以见渊博,要么循规蹈矩,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半步,以示遵守,其来有自。

我的语文课,总希望自己不断读书,不断思考,不断修正增删我的语文课。

今年的语文与去年的语文我希望是不同的,今天上的一堂课与昨天上的语文课,也应有变化和调整。

读书,网上不断探究,为我所用,不断改进,这一点,希望是我敢于睥睨一切的根基。

像鲁迅所言:放出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拿。

不盲从,不迷信,不轻信。

相信我的语文,期待我的语文!

  评论这张
 
阅读(172)|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