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没有冬天不能逾越

我有责任,把我自己仅有一次的人生过好

 
 
 

日志

 
 

文本细读与中学阅读教学  

2014-01-25 09:27:10|  分类: 教学设计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文本细读与中学阅读教学

                    邓   

                       2009/1/6

导语:

说“text”

?汉语把它翻译为“文本”,但它的基本意思却是“编织物”。“编织物”和“文本”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一幅美丽的挂毯,或者是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织锦,或者是敦煌莫高窟所藏的唐代蜀锦,你首先欣赏什么呢?当然是它上面精美的图案和绚丽的色彩:或龙凤飘逸,或花鸟婀娜。

? 

?如果进一步,还可以分析这些图案的布局构思,纵横丝线的编织程序,这就是到了另一个层次了。

?再进一步,还可以深入了解这件织锦的作者是谁,他的风格和别人的是如何不同等等等等……

?最重要的:弄清“图案”本身、欣赏“图案”本身。

 

当前阅读教学若干弊端

?1、教学漂浮,刻意求深

?2、旁征博引,盲目拓展

?3、支离破碎,肢解篇章

?矫治途径——素读

 

中学语文教师的三大弱症

?1上课不知怎么上:教学技术研究的贫瘠

?2教学不知教什么:教学内容研究的贫瘠

?3研究不知如何开展:研究方法的贫瘠

?矫治途径——素读

A、备课,始于文本细读

?语文教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用在阅读教学之上。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但教师不善进行阅读指导、学生不会阅读文章早已成为语文教学之大痛。

?让学生学会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应该反复研读文本:读到表层的皮相一一淡去,读到文章的精义渐渐浮出,读到自己对文章烂熟于心。总之,教师必须咀嚼涵泳,含英咀华,必须读出文章真滋味。

朱自清论阅读教学弊端

?《文心·序》:“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

?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其实就体现在对语言文字做一咀嚼体味的工夫。

张志公论阅读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语文课要进行语文训练、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思维训练,那么这几方面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照我看,能够扎扎实实地把语文训练这一环抓住,其余各方面就都抓住了,至少是很容易抓住了;这一环抓不住,别的什么思想教育,什么文学教育、思维训练,都是空的,都抓不住……打一个比方:

 

?打一个比方:打起仗来,攻下一个堡垒会有多方面的作用。

有政治作用,可以鼓舞自己的斗志,瓦解敌人的士气;

有经济作用,可以打开一条交通运输的道路,得到经济上的利益;

军事上的作用更不用说了,打下一个堡垒可以影响一大片地方。

但是千说万说,你得把它打下来,这是最要紧的,如果打不下来,那些都要落空。打进去,很多东西都有了;打不进去,什么都没有。

语文课,就要抓住语文训练,打进去,思想教育、文学教育、思维训练都有了;如果语文训练抓不住,别的东西都抓不住。了解了这个关系以后,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就不会认为语文课只管语文训练别的都不用管,也就不会问“语文课要不要管思想教育,要不要管思维训练”之类的问题了。(1979年)

 

我所主张的中学“素读”

?纯原文的,不借助其他背景文章;

?纯文本的,不借助其他媒介;

?纯静默的,不借助其他活动方式。

?目标:追求凝神屏气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阅读,力求使学生能够与文字做最直接的对话,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和敏锐的感觉。

?素读:最单纯、最本色、最纯粹的阅读,最见功底的阅读。是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

? 

B、素读误区

?防止“专家化”解读,防止目中无人。

?一、刻意求深,术语漫天;

?二、唱独角戏,忽视学生;

?三、过于熟悉,漠视生手;

?温馨提示:

?教师的细读、精读只是前提不是目的,严防使阅读教学课堂成为教师宣讲个人阅读心得的场所。

阅读”指导不当示例

?我是在讲过了《魔法》、《在酒楼上》之后,再上《祝福》的。我的设想是,在我讲了这么多小说知识之后,也许学生能够懂得一点小说的分析方法。现在看来,这节课是失败的。后来在和老师的沟通中,才明白,我之前整个教学设计理念都出现了大的偏差。

?他告诉我,在高中讲解小说,不宜涉及到“小说叙事学”这样太过于理论化、技术化的层面。而应该重在一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小说中通过语言文字获取人生体验,或感动,或恐惧,或怜悯,或欣喜。这才是小说教学的真义。这一番话,听得我汗流浃背。

?http://blog.sina.com.cn/yangchao12229

C、文本细读要领

?一、掌握最基本的文体阅读知识

?二、把握几个切入角度:读出滋味

?素读教学“四一律”

?一个标点,一词,一句,一段落。

基本的文体阅读教学内容

?(极单薄。尚有待语文课程研究者开发。课程研究怪现象:当为不为,不当为乱为。)

? 

?一、文学阅读

?诗歌:隐喻手法 ……

?小说:叙述方式……

?戏剧:潜台词……

?二、文章阅读

?语句:典型句式

?语段:段落构成

?语体:文章体式(结构、语体、文法)

诗歌隐喻手法

?他带了一顶草帽到街上去走

?碰见一只猫,又碰见一只狗

?徐志摩:谁都会运用白话,谁都会切豆腐式的切齐字句,谁都能似是而非地安排音节,但是诗,它连影儿都没有和你见面!

?现代解读:

?词语:带——戴;人——

?情绪:平静中的茫然,平淡中的戏谑,现代人的孤独

 

?戏剧细读

?(一)

?周朴园(点着一枝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 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

? (看着他)大概是的。

?朴   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鲁   嗯。

? (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

?(二)

?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素读“四一”

?标点

?词语

?句子

?段落

标点细读示例

?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然而我也顾不得这些事,终于到N去进了K学堂了……

 

《祝福》“可恶,然而”标点研究

?可恶!然而……。”四叔说。

?午饭之后,卫老婆子又来了。

?可恶!”四叔说。

?你是什么意思?亏你还会再来见我们。”四婶……愤愤的说,“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荐她去……你拿我们家开玩笑么?”

?(卫老婆子赔罪……这回我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

?然而……。”四叔说。

词语素读

?中学词语学习必须超越识字教学阶段

?词语的理解

?词典意义——论说、阐释类作品

?心理意义——文学作品类

?示例:

?三“笑”

 

?红楼三笑”

?见他(周瑞家的)进来,宝钗便放下笔,转身来,满脸堆笑让:“周姐姐坐。”

?(黛玉)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的?”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不言语。

?宝钗抬头,只见宝玉进来,连忙起身,含笑答道……

词句素读示例

?我对于自己的处境已稍稍有了好感,不再整天把眼睛望着海面,等待有什么船来。……”

?1、“对于”

?师:有“对于”和没有“对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生:他的处境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心情,他对处境的态度变好了。有了“对于”,句子要表达的重心就落在了对处境的态度上,而不是“处境”本身。

?2、“稍稍”

?师:句中“稍稍”能够去掉吗?

?生:去掉了就不能表现出岛上环境的艰险,鲁宾孙的好感是比较勉强的,这个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他是在努力地调整自己的情绪,鼓励自己看到好的一面,但其实情况还是非常糟糕。

?——“稍稍”是一个副词,是从程度上进行了限制。

 

?3、 “整天”

?师:注意“整天”这个词语。

?生:“整天”说明我以前完全把注意力和感情寄托在救援的船上。

?师:我把“整天”改为“每一天”如何?

?生:不好。“整天”强调一天中的每一时刻,但是“每天”没有这个意思。

?师:再细细体会,“不再整天把眼睛望着海面”意味着什么?

?生:哦,意味着心态变化后鲁宾孙还是有很多时候望着海面,他还对救援抱有希望。

?生:这就和前文的“稍稍有了好感”相呼应,把鲁宾孙的情感写得比较细腻,写出了他的处境的艰难、心态的矛盾。

?4、“把眼睛”

?师:再来。这个句子我可不可以这样说:不再整天望着海面。

?生:对,原句的好处就是强调鲁宾孙对援救的极度渴望。他非常主动。

?师:举个例子,“我把手放在他的桌子上”和“我的手放在他的桌子上”,哪一个句子更强调我的行为呢?

?生:前一个。

?师:对了,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啊。这种句子叫把字句,把字句就特别能起到强调主体行为的作用。

 

?5、 “望”

?师:这个句子中还有一个词语要注意……

?生(杂然):“望”

?师:可以改成“看着海面”吗?

?生:不可以。“望”是远远地看,海面很宽阔,只能是远望。

?师:你说的是距离遥远,“望”还暗含着什么?

?生:“望”还多带着感情,有极度地盼望在里边。

?6、“有什么”

?生:原句的感情有一种自嘲的意味,“等待有什么船来”的“有什么”就有一种灰心和自我嘲讽的意味。而“等待船来”感觉好像平静得多。

?师:真好!品味非常细腻。——“什么”是个特殊的代词,“有”和这个表示疑问的“什么”相搭配,反而消解了“有”的力量,使语言产生了轻微的自我嘲讽的味道。

科学论文语句素读

?在南美洲看到的关于生物的地理分布和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如果一位博物学家,对于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

 

段落重要!

?段落:上联篇章,下联词句;左牵阅读,右带写作;指导方便,费时较少,易讲易练,收效明显。

?段落:涉及语言、逻辑、思想、文体、风格各项语文基本能力。

?遣辞造句是基础,联句成段是关键,组段成篇则水到渠成!

段落细读示例

?雨村 一面打恭,谢不释口,一面又问: “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骤然入都干渎。” 如海笑道: “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同谱,乃荣公之孙: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名赦,字恩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故弟 方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 ”雨村听了,心下方信了昨日子兴之言,于是又谢了林如海。

 

说明文文段细读示例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遇到微霜,就会受害。所以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 甲】。 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微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 ②明代文征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 ③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 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  乙  】。

1、甲处应该填入的词语是: 

2、上文①  ③句顺序排列是否合理,为什么?

总结:素读教学要领

?一、立足语言,注重体验;

?二、前后比照,关注反常;

?三、选料须精,注重设计

?   (筋少肉多:注意教学的丰厚度与清晰度)

?四、教学做合一,以做为本;

?五、以生为本,以学论教。

  评论这张
 
阅读(198)|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