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没有冬天不能逾越

我有责任,把我自己仅有一次的人生过好

 
 
 

日志

 
 

作文解析一则  

2014-05-19 11:50:41|  分类: 高中作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曾经说过:“一件事若过于注重实用,就反为不切实用。”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审题分析:这是一个观点列举型的材料作文,上面的14题,本人认为对2013年安徽高考的模仿算是仿到家了,那么,该材料作文更是仿到了极致了。

针对“实用与不切实用”的话题,材料列举了两个观点,其区别是在于第二段材料莫言的观点所涉及话题的范围要小一些,限制于“科学与文学”的“有用与无用”。一般而言,观点列举型材料中列出的所有观点都可以作文写作切入的话题观点,也可以综合分析得出一个新的观点。

该两则材料,综合分析该材料的关系可知,第一个观点更具普遍性,而第二个观点是其特例。这样,就引出了一个怎样看待“实用与不切实用”关系的话题,紧扣材料来看:“不切实用”是由于“过于注重实用”,也就是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的问题。如大家都知道科学的实用价值,而文学相对于科学的价值而言,好像就没有什么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用”之处,而文学的价值恰恰就在于这里。类比于人生,如果我们过于注重实用,可能就会把人生看成一场交易,把个人当成了实现某种利益的工具,如果这样,那人生就可能会陷入悲剧之中。

“过于注重实用”,可能还与只看重有形的用处,或急功近利的思想有关。如之所以说文学无用,就是从有形的价值来看的,而它的作用就是因为它润物无声,就是它的作用在于滋育灵魂,在于它是树人的。文学是人类文明结构当中最高端的部分,最高端的部分不一定是实用的,但又有最多的用处。另外,莫言说文学无用,其实是有潜台词的,不能从字面上理解。文学最好的用途就是因为它是无用的,这是一个辩证法。

说到此,就不能不再说该材料作文命题本身,与2013年高考安徽卷的作文一样,由于过分强调了辩证思维而导致审题立意的难度过大,套用杜威的话:一个作文题若过于注重辩证思维,就反而不利于辩证思维的发挥。

据此,可以围绕“不可过分追求事物的实用价值”、“实用价值的追求要注意度”、“看似无用,实有大用”、“要有长远眼光,不局限于一时的利益”等话题展开。

【参考作文】(根据网络材料改写)

要想“有用”应多些“无用”之思

“有用”与“无用”,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有用”,无所谓“无用”;没有“无用”,也无所谓“有用”。读书学习,要“学以致用”,自然要重视“有用”的东西,但也不能急功近利,只讲“现实主义”,不讲“浪漫主义”,人还有精神上的诉求,需要空灵和超脱,正如莫言所说“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生活在物质丰富今天的我们,是不是应当“多想些无用的价值”,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复旦一位教师表示,“有用”能让学生踏上社会后,吃饱肚子,获得经济独立。而社会发展,也非“有用”不能维持。他不忧虑学生无远大理想,倒担心他们过早地向往“无用”境界,忽视基本功。当今时代,未缺“无用”之思,实乏“有用”之才。

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可惜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学生读书成才,自然不能忽视学习“有用”的东西,以便“踏上社会后,能吃饱肚子,获得经济独立”,乃至过上富裕的生活。然而,人不同于动物,不是活着就是一切,不是只关心有助于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殖的“有用”东西。

人是万物之灵,“生命本是一张由意义构成的丰富之网”,需要大量对“吃饱肚子”虽然“无用”,但却富有“意义”能充实灵魂的东西。人要在“务实”中生存,更要在“务虚”中提升。那些能使精神升腾的东西,虽说对“吃饱肚子”无用,但却常常较“有用”的东西高贵。犹如梅有子也有花,梅子是水果,可食,而梅花则无实用,只能供人欣赏。可是,历来人们赞咏的,多是梅花,而非梅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借物抒情,赞美了人应有高雅品格和幽逸情趣。梅花、梅诗,也就成了“无用之用”。

当下,社会上迷漫着急躁浮躁之风,做什么事恨不得都能“一口吃成胖子”,科技教育界难于造就突出拔尖人才,遂有“钱学森之问”。解读这一“问”,自然会涉及多方面原因,不过,内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只求“有用”,不容“无用”。要培养出突出的“有用”人才,需要宁静致远,潜心研究,“无用而大用”。时下所以缺少“有用之才”,并非“无用”之思太多,相反,而是“无用”之思太少。基于此,提出“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是有积极意义的。

  评论这张
 
阅读(311)|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