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没有冬天不能逾越

我有责任,把我自己仅有一次的人生过好

 
 
 

日志

 
 

新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在文章中的呈现方式  

2015-12-15 17:33:07|  分类: 高中作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新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在文章中的呈现方式

 

——大讲堂名师广东张持在语文周报写作交流群的讲座

(时间:2015年11月30日)

 

上周我们我们谈到新材料作文的引述问题,今天我们谈一下新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在文章中的呈现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在行文中运用材料。

个人觉得,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如果不引述材料,我们可以将材料作为论据来佐证我们论述的观点。

2、在行文的过程中不时地回敲材料。

3、为了避免千篇一律地开篇就引述材料,可先议论,总结材料的旨意,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先从第三点开始吧。

鉴于绝大多数同学都会先引述材料,然后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考场作文几乎是千篇一律,难免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因而,聪明的同学会换一种方式去引述、运用材料。即先议论,总结材料的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

我们来看下面一段文字:

一个有故事的人总期待自己死去的那一天,去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平静;一朵曾怒放的鲜花,长出来就是等待着凋零的那一天,等待着回归尘土那一刻宁静。平静的凋零是很多人所追寻的美丽,但真正能在粲然绽放后,平静地凋零的,又有几人?

当人们问一朵生活在恶劣环境中,吐露了自己芳香的花,最渴望什么时,“平静地凋零”成了它的答案。实际上,它并不是真正渴望死亡,它仅仅是渴望繁华过后有一方能结束自己的净土,保持自己的一份本真。

但,很可惜,它在尘世中很难找到。十年前的张国荣,正是这样一朵花,他在生命、事业最繁华的时候,希望追寻一种属于自己的平静,因而一度告别歌坛,尝试去隐居,但隐居实在难以带给他渴望的平静。追求不到凋零的平静而无奈的他,只能以极端的方式彻底凋零,在天国享受本该属于他的那份宁静。

这篇名为《平静地凋零》的小作者很准确地把握住了材料的主旨,然后以一段较优美的文字提出自己的论题——平静地凋零。

第二段才用极为简洁的语言去引述材料,并稍作分析,然后转折提出这种“平静地凋零”很难做到。

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立刻用张国荣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种以论述为主、引述材料为辅,逻辑性非常强、论述力度非常大的文章很难得,也是我们广大同学可以、而且应该学会的。

还有一种较高明的写法,就是先点出和材料中类似的现象,然后用材料中解决的方法来印证并提出中心论点。

当蓝天被阴云笼罩,当城市被风暴席卷,当街道被车辆填满,人们也戴上了沉重的心灵枷锁,被囚于顾虑的牢笼中。但当他们知道脱去外衣和鞋子的孩子能在湿滑的田埂上,挑起先前挑不起的担子,他们应明白:放下顾虑,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

这段文字没有刻意引述材料,而是点出生活中类似的现象:生活中人们经常戴上沉重的灵魂枷锁,被种种顾虑给囚禁。然后点出材料解决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论点:放下顾虑,轻装上阵。很显然这样的引述既经济,又非常高明地借用材料来引出中心论点。

 

2、以材料作为论据来佐证论述的观点

 

材料作文的材料不仅仅是引发思考的生发点,亦即立意的起点;同时材料还可以成为论据来作证自己的论点。

有些高明的学生开篇并不去引述材料,而是在根据材料中得出的论点去论述,然后将材料作为论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运用材料比较高明。

我们看下面的文字:

人们对各种标签的追求,归根结底是他们对自己的理想、追求出现偏差。过于物质化的生活让人们过分看重标签带来的种种经济利益;同时精神享受的匮乏使得不少人希望利用名誉的标签,得到人们的认同,以获得精神上的、虚荣上的满足。但是为了名誉的标签而奔忙的人,最后往往也会被加在自身的各种标签给束缚,而失去真正的自我。正如那头狮子,一直被贴在他身上的驴的标签所限制、束缚,最后也变成了驴。正是因为没有抛弃驴的标签,结果这头狮子也被驴的标签所限制,而最终成为一头驴。

这位小作者是非常聪明的,在文章开头,并没有刻意去引述材料,而是通过议论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更令人叫绝的是,小作者提出观点只有用“正如那头狮子”一转,转到材料上来,让材料成为自己的论据。

这则材料作文的材料主要内容是说一头狮子的身上被贴上“驴”的标签,最开始还在抗争,但没人相信它,最后它的叫声也像驴一样,其秉性也像一头驴。

可以设想,全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考上的作文,绝大多数是开篇引述材料,分析材料,得出论点,千篇一律,怎么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为了名誉的标签而奔忙的人,最后往往也会被加在自身的各种标签给束缚,而失去真正的自我。而后文引用材料,完全是作为一个例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论点与论据高度契合。

一篇名为《怀疑有度》的文章做得更好,小作者先是从正面论述怀疑的必要性,然后提出怀疑要有理有据,更重要的是要有个限度。然后是下面的文字:

凡事都应有个限度,都应适可而止,怀疑同样如此,适度的怀疑可以促进人们去追寻真相,但过度的怀疑会产生相当的负面效应,使得被怀疑者背上心理阴影,不少被怀疑者因而会难以自拔。叶诗文在奥运会上打破世界纪录的消息招致各方怀疑是很正常的,但药检证明她的清白后继续持怀疑态度的人,其居心则有点叵测。这种怀疑既得不到事实的支撑,也可能会影响到叶诗文的心理,对她的运动生涯产生影响。事实上,不只是叶诗文,很多运动员取得好的成绩后都会遭到无端的揣测和怀疑,不少人因而退出体坛,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运动生涯,不得不说正是怀疑,埋葬了一个又一个的天才。

小作者很聪明地运用了材料中的提示语,从提示语的“我们该如何看待怀疑”出发,提出“怀疑有度”的观点,然后进行分析。为了使观点有说服力,顺便提及一下材料中叶诗文受到的怀疑,然后分析怀疑可能会对叶诗文造成怎样的影响,这样既紧扣材料,又使自己的论述有了事实的依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更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叶诗文的事例上,而是拓展开来,提及其他更多的体育天才因遭到怀疑而过早地结束自己运动生涯的事实,加强了论述的力度,使论述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下面一篇全文名为《爱是一场接力》的高考优秀作文更绝,对每个分论点的论述都用材料做论据展开分析。

每一种感情的核心都是传递。亲情是父母本能地给孩子的呵护,友情是朋友之间不经意带去的温暖,爱情是情人之间互相给予的信任。爱就是一场接力。

接力的过程中爱在扩散。

捡到手机的人不仅将手机归还给失主还不要酬金,是因为他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短信,得知这个失主最近给芦山地震灾区捐了款。在这里,爱心先是送往了灾区,但无意间又传递给了普普通通的民众。爱的接力中,接力棒可以随时交到任何人的手中……

接力的过程中爱在凝聚。

我想手机失主找回手机后一定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更加相信我们的社会了吧。你看,除了我,他还有她也都在想这个社会传递爱。归还手机的那个人今后仍会坚守心中的善念,真诚友善对待他人吧。在爱的接力中,每一棒都会凝聚着传递人的爱心,每一次交接,爱都将会变得更深厚。李连杰发起的“壹基金”不正是将我们生活中每个人的爱心一点点凝聚在一起吗?……

接力的过程中爱在升华。

失主为灾区捐款是内心善良所致。而捡到手机的人因此无偿归还这其实是一种道德上的转变。因为被感动,所以恶念变为善念,从希望不劳而获到变得真心友善。这样的传递过程中,从人与人行动上的相互关爱到人性上的善念形成,爱就升华了啊!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何玥,小小年纪不幸患病离开人世,却把宝贵的器官留在人间,给他人带去活下去的希望和力量。……有了爱就不会死去,爱的传递是生命的延续。

爱是一场无止境的接力,接力棒就在你我手中。

 

文章的分论点分别是:接力的过程中爱在扩散;接力的过程中爱在凝聚;接力的过程中爱在升华。每个分论点在分析的时候,都是围绕材料展开的,分析完材料为了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小作者还举了李连杰发起“壹基金”,“何玥”捐赠自己器官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当然这篇文章也是有点问题,就是分论点基本上是在同一个层面上滑行,文章的层次感不强,也难言深刻

 

3、论述的过程中不时地回敲材料

 

这是有点功利的做法,但也是比较讨巧的做法。因为考场作文和平时作文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考场作文改卷时间较短,阅卷老师看得很快,如果没有不时地回敲材料,容易判偏题,所以个人觉得作文水平不是很高的同学应不时回敲材料不时回敲材料,就是说与中心论点相关的词语、语句等,要在文中重复多次出现,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议论文是摆事实讲道理的,为了让自己的观点能凸现出来,应多次点题,这一点和演讲是类似的。演讲也是要说服他人,让听众信服自己的观点,因此,不少演讲都会重复自己的核心观点。当然,重复点题时要注意变换表述,以使文章灵动不呆板。

同样,在论述的时候,有些同学不引述材料,而是在论述过程中,用论据论证自己观点时,用简短的语言“点”一下材料,让文章与材料建立联系。

如下面的文字:

风无偿助力,鹰得以博击长空;土慷慨奉献,花得以纷繁绝艳;一朵花居于静隅,不被关注,却无私地奉献香气,从此,偌大的世界也嗅出了甜美的味道,世界因卑微角落的无私奉献而更加美丽。

……

世界需要卑微角落里的无私奉献,看现代雷锋郭明义在平风岗位散发光热;看乡村医生艾起夫妇在泥泞的山路撑起多少病人生的希望;看当代孝子陈斌强用平凡的绑带牢牢拴住母亲的一生,这些人就散布在社会的每个角落,他们如此平凡,卑微得如同沧海一粟,却依然在卑微角落无私地奉献,带给这个社会感动,呼唤人性的回归,如同那朵在荒园中默然开放的花,轻轻地呢喃:“我只给予,从不问获得,我在想何时将芳香从我心中溢出,散发在我周围的空气里。”

只给予,从不问获得,一直在卑微角落里无私地奉献。如今,卑微角落里的花儿又在散发香气了,你呢?

这是一篇名为《卑微角落里的无私奉献》的材料作文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这篇文章的小作者抓住生长在卑微角落里的这朵花的无私奉献这个角度来立意的,可以说非常准确,写作中作者也始终围绕这个中心论点来展开。而难能可贵的是,在文章开篇并没有引述材料,而是用极其简练的语言点出其与材料的相同、相似的两种现象,然后写出居于卑微角落的这朵花的无私奉献,及其效果,这样就在论述题旨与材料间架起来一座桥梁,用笔非常经济。

而在结尾,小作者不忘回敲材料,而所点出的部分与前文论述的部分高度契合,让读者和阅卷老师明显地感受作者的论述是围绕材料所蕴涵的题旨展开的。最后一段的内容更是与材料相关:卑微角落里的花儿又在散发香气了,你呢?以反问结尾,意味深长,发人深思。而这一切都是从材料中生发开来的。

当然,在文章中不时回敲材料,要注意一个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切到好处;回敲材料要注意与论述的观点高度一致。

运用材料的时候除了上面所说的三点外,我们还可以反弹琵琶。在运用、分析材料的时候,还可以反弹琵琶,从材料的反面或对立面去分析。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反弹琵琶一般都比较危险,在论述的过程中逻辑性一定要强,论述一定要缜密,要有理有据。也就是说要在一定的条件限定下“反弹琵琶”。

“反弹琵琶”一般要先肯定材料中的某个或某些观点,在此基础上选择对立面或相对的方向立意。

如下面的文字:

假如卢浮宫失火,你在现场,而紧急情况下只能救出一幅画,你会如何选择?答案因人而异。一般认为最有理智的人会选择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而追求金钱的人会选择价值最高、最昂贵的那幅画;追求艺术的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那幅画……

不可否认,在只能救出一幅画的情况下,最理智、最稳妥的是在保全生命的情况下就出离出口最近的那幅。但我认为这不是唯一的答案,如果是一个能为艺术献身的人,而他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那幅就在离门口最近的画旁边,他为什么不选择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那幅呢?虽然这个选择有一定的风险性,但为什么不去尝试?因为救隔壁的那幅和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相比多花不了几秒钟。这样保全性命的几率也很大,肯为艺术而献身的人为什么不去博一下呢?而且肯为艺术而献身的人,即使是在最后关头没有保全性命,也可能会将画救出,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的人,只要心中最有价值的画安然无恙,他即使为此牺牲,也会死而无憾。最坏的结果是既然没有将画救出,自己也因此牺牲,但我想,他也不会为此而感到遗憾,毕竟他为了心中最美的艺术品做出了努力。因此在选择的时候,应听从内心的召唤,选择心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事业。

这段文字在运用、分析材料时,是典型的“反弹琵琶”。但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思维非常缜密,逻辑性很强。首先肯定选择救离出口最近的画是最理智的选择,因为在危急关头、只能救一幅画的情况下,这个选择是最能保全性命的。然后假设,如果是一个肯为艺术献身的人,而他认为最有价值的画就在离出口最近的画的隔壁,那为什么不选择最有艺术价值的画呢。然后分别从三种不同的结局来论述的选择的合理性。并顺势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在做选择的时候,应听从内心的召唤,选择心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事业。

这种方式是很难把握的,只有作文素养高的同学可以尝试。

各位老师,今天我的分享就只有这么多,请大家批评指正!

 

下面给大家分享我的一篇文章:

 

新材料作文写作要做到三个“不”

张持

 

新材料作文的写作中,学生经常出现偏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脱离材料,空发议论;抓住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展开,论点非常大,论述空洞;或是绕不开材料,分析非常平面化,不能联系现实,文章没有任何深度;或是行文过程中由核心论点偏到论述与其相关的概念上去。要避免这些情况,就要做到三个“不”,即不可脱离材料;不可拘泥于材料;不可偏离论述中心。

不可脱离材料是指作文的题旨是从材料中得出的,不能脱离材料随意论述。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引述材料而又能做到切题是非常难的,即使是写作素养非常强的学生,也难以做到每次都能较好地抓住材料的核心立意。因此,要想作文切题,就一定要引述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必要的分析,得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引述材料时,要注意抓住立意的重点,有选择地、概括地引述,而不是照搬材料。而在什么时候、什么位置引述材料,则无优劣之分。一般都在文章开头引述,但如果每篇文章都是开头就引述材料,必然引起阅卷者的审美疲劳。因此高明的考生一般都不会开篇引述,而是在开篇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然后引述、分析材料,以佐证自己的观点。

材料作文是有很大限定性的,新材料作文则在提供的材料中提供了不同的立意,但同时又对这些立意点有较多的限定。考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这些限定条件抛到脑后。因此我们说的不可脱离材料,更重要的是不要脱离材料的限定条件。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并利用这些限定条件,以较小的点切入进行论述。

因此,在材料作文的写作中,为了使自己的立意不偏题,就要引述材料,抓住材料的核心立意分析,然后得出自己的观点。特别是要在分析材料上下足功夫,因为只有抓住材料的中心分析材料,才能得出切合材料意旨的中心论点。

很多教师教学生初次写作材料作文时,都会教学生用一定的模式,如“引—析—点—联—结”来结构文章,这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虽然文章略显呆板。但这样引述、分析材料,然后从分析中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偏题的概率能大大降低。

二、不可拘泥于材料

在材料作文的写作中,有不少考生为了不偏题,就对材料进行扩写,或是在分析的过程中始终围绕材料展开,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拘泥于材料的做法也是要不得的。材料只是引发思考的一个引子,只是提出中心论点的依据。对材料的简单扩写,只是将材料的长度拉大,而没有任何创造。始终围绕材料展开分析,就材料而材料,没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从材料出发提出论点,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因此这两种情况都难以捕获阅卷老师的眼神。

而解决之道在于,要么叙述一个与材料类似的故事,将材料中隐含的观点通过叙述的故事来阐释;要么在“析”完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后,联系现实,将观点拓展开来,以求观点的全面、深刻。也就是在上文提到的“五字诀”中的“联”字上做文章。

当然不拘泥于材料,并不是说不要材料,还是要从材料中得出中心论点,然后再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展开,如有学生从材料中得出“莫因微瑕弃美玉”的观点,就非常好。文章这样开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面对美玉,要深知玉不琢不成器,面对优秀人才,更应该发扬挖掘期长处,不该以小小过失而将其才干一笔抹杀,莫因微瑕弃美玉。”这段文字没有脱离材料,但又不是简单地引述材料,而是用最简洁的语言提炼出材料的核心观点。

三、不可偏离论述的中心

有些考生在写作中,能围绕材料来展开,但在具体论述的过程中又会犯与材料“若即若离”的毛病。也就是在论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忘记了其中的限定词,或是将论述的重点偏向限定论点的次要概念上去。如上文提到的,有同学在论述“包容瑕疵”的时候,分析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后,就将论述的重点偏向“包容”,论述为什么要包容,包容有怎样的作用等,显然偏到论述“包容”上去了。“包容”是从汉斯的角度出发的,是重要的限定词,但如果仅就这个词展开论述,显然是与材料的核心立意背道而驰的。从材料看,在德留学生正是有了三次逃票的不光彩记录,亦即他人生的“瑕疵”,才导致他找工作屡次被拒绝;也正是老板汉斯包容了他“瑕疵”,才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出一系列产品,为公司带来相当的经济效益。一旦抛开了“瑕疵”,那么论述必然滑入偏离材料的“深渊”。当然,如果忽略“包容”,而指将笔墨集中于论述“瑕疵”,就抛开了“包容”这个重要的限定词,那么论述的角度就非常大,论述的角度一大,就容易使得论述空洞无物,大而无当。同样与材料有相当的距离。

很多考生之所以会犯这种与材料的核心立意“若即若离”的毛病,除了考场上的紧张因素外,就是平时没有有意识地进行列提纲的训练。作文要言之有物,要在行文中不偏离中心论点,就一定要列好提纲。因为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思绪很容易偏离文章的核心立意,而出现上文所述的滑向论述材料的限定词,或抛开限定词而进行空洞的论述,甚至偏到与观点没有任何联系的概念上的现象。在分析材料,确定了中心论点后,花几分钟去列提纲,梳理自己的行文思路,以确保行文不偏离自己的中心论点。如果考场作文能用几分钟简明扼要地列一个提纲,那么,论述过程中出现与文章中心论点“若即若离”的现象就会大大降低。(关于列题纲,本书第八章会有详细的阐述。)

学生在新材料作文中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究其根本,就是没有做到这三个“不”。那么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就一定要在写作指导中让这三个“不”深入考生心里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考场作文来。

  评论这张
 
阅读(179)|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