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没有冬天不能逾越

我有责任,把我自己仅有一次的人生过好

 
 
 

日志

 
 

教师如何独立探究文本  

2016-12-13 20:12:03|  分类: 高二课堂设计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教师如何独立探究文本

     ——以《劝学》为例谈文本的深度挖掘

  

                              山东淄博市教研室 王玉强

 

 

内容提要:

深入挖掘文本是一位教师的基本功,如何从一个作品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凸显自己的独特认知呢?本文就是从一个作品入手,提供了几种深度挖掘信息的方式与方法。这些方法不是单单对一篇作品而言的,而是有其规律的普遍性意义。本文从理解《劝学》的最初角度,上升为“读出每一句话的为什么”,通过比较探究“文本的自我认知”,进而“挖掘文本的深层内蕴”,值得大家借鉴。

 关键词:文本  理解   探究  内蕴

 一位教师到了什么时候才知道深入探究、挖掘文本的重要性?我要说,到了出示各类公开课的时候,到了参加优质课评选的时候,到了参加全区全市全国课堂教学比赛的时候,只有到了这些时候,教师才知道独立研究、钻研、设计与处理文本的重要性。

  一、要从每一句话里读出为什么

  所有的文本,不管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还是诗歌戏剧,文字是支撑文本的载体,文本的每一句话都是有十分丰富内涵的。

 有的老师说,我已经理解文本了。我要说,这是浅层次的说法。而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则是,你不但理解了文本,还要有自己独到的认知与看法,还要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文本的方式与途径。

 例如,我们分析研究《劝学》这篇文章,我先问一个问题:为何此文第一句话就提出“学不可以已”?为何不最后提出?为何要“君子”说?

 这就是理解认识每一句话,这就是把文本的句号当成问号,这就是从每一句话读出为什么,在理解基础上的深化。我们教师往往知道这句话的翻译,每一个实词与虚词的含义,但本文为什么第一句提出观点,为何是“君子”说,可能就不太理解了。是啊,非要第一句提出吗?最后总结不好吗?为何是“君子”说,我们每一个人不都要学习不要停止吗?

 为何第一句话提出这个主张?就是开宗明义,就要开门见山,就要一下子确定自己文章的观点与态度。古人讲,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一篇文章一上来,就片言居要,就申明要旨,就抓住了文章之魂,文章之神。这也是议论文的一个特点。假设没有这句话,或者把这句话放在第一段之后,放在全文之后,其申明的力度、效度,给人感觉的强度就不会一样了。

 再说为何“君子”说?改为“我们”说,如何?“君子”是什么人?是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意思是说,你要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吗?那么,你就要学不可以已。

 我举出第一句话来分析,就是证明一个观点:一位教师,一位有思想的教师,一位善于独立思考的教师,就要深度挖掘文本,独立思考文本,深入探究文本,从不疑处设疑,从不是问题的地方挖掘出有价值的问题来。

  二、读出文本的自我认知

 一位参加山东省优质课的老师在准备《劝学》,他找到的是每一段中有“学”字的句子。我说,很好,就是要找到段与段的内在联系,找到每一个段落的相同与不同,找到为什么作者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

 我在指导这位教师时问了一个问题:第一段是用了比喻论证,第二段是不是比喻论证?这两段比喻论证有什么不同?

 开始这位教师还觉得第二段不像比喻论证,但仔细分析,觉得人的行为也是说学习更重要啊,变化了,都是比喻论证,那么这两段文字,两段比喻论证,到底有什么大的不同呢?

 第一段:是用事物作喻,是物体变化了;说明学习也像事物一样变化。第二段:是用人的行动作喻,也说明学习会引发变化。这位老师于是总结了上面的认识。这些我也是赞同的,但我觉得还有一点则是不同的。

 我说:你看,第一段用了事物的变化作喻,几乎是被动的,你看:青、冰、木、金等都是被动变化的;而第二段则是人的主动行为了——吾思、吾望、借马,借舟,都是主动的了。你看,不同吧。结构就是:

 第一段:物的变化作喻  被动

 第二段:人的变化作喻  主动

 我说,你看同样是阅读探究文本,你要真心研究,深入研究,不是你理解文本就行了,还要找到文字背后的韵味与不同来,这些认识大都是教参与别人的文章里没有的。这也可能是一家之言,但这不要紧,关键就是自己要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展示出自己独立思考、深度认知的一面。

  关键是“自己的” “独到的”见解,这就要自己悟,积极地深度地悟,方可得到。

  三、挖掘文本的深度内蕴

  一个文本,一个经典文本,其内蕴是永远研究不完的。这就是经典之所在。《劝学》也是如此。

  因为课本选取的《劝学》文本是节选的,里面删节了很多内容,要想完全理解文本,也要找来原著来体会。只有这样才能全面领略文章的内涵。这是深入研究文本的一种方法。

  而另一种方式,就是找到文本的精髓与内蕴。精髓与内蕴主要是从主旨的角度来体味。因为所有的文本,语言是外在的,而内蕴、主题才是神邃,才是核心。一切语言都是为内蕴、主旨服务的。所以,阅读文本最重要的就是深入挖掘内蕴与主旨。

  当然,主旨、内蕴与观点有关,更与作者的态度有关。而《劝学》的观点是“学不可以已”,我们就这样解决内蕴了吗?文章有没有更深邃的思想呢?

  我因为要指导选手备课,因为这个驱动,我也在反复阅读文本,反复揣摩文本里的每一句话。突然我发现了两个类似的词语,那就是——“知(智)明”与“神明”。奥,这两个词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

 于是,我问选手:为何这两个词语类似?它们有什么区别?这两个词语与观点是什么关系?作者为何要展示出来?

 这个问题一下子引起了选手的关注。选手说,我主要照顾了两个词语本身的内涵,而没有关注两个词语的联系,更没有想到这两个词语与主题、观点的联系。我要说,你就是读了十遍文本,教学本文无数次,也还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的拓展的。

 于是,我说:这两个词语什么意思?答案并非在文本以外,而是在文本以内啊。你要结合文本本身的词语作答。两个词语的出处语句是这样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我说,何谓“智明”?就是智慧明达。智明从何而来?就是博学。就是君子从学习不已,继而达到博学,才能达到智明。

 何谓“神明”?就是神圣而明达。何以达到?就是积善成德而成。善,也需要学习积累的。圣心明达,则是学习与学问追索的最高境界啊。在这里,何为“神”?何为“圣”?就是人类学习的最终目的。什么人可以成为圣人?就是学问、学识、道德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其思想已经超越了个人价值,而上升为人类价值的人,那是圣人孔子、武圣孙子、书圣王羲之、诗圣杜甫。所以说,“神明”是学习的最终之目的。

  老师们活跃了,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兴,像发现了世界的眼睛、学习的眼睛一样。这篇文本就好像一条龙,到这里就添上了飞腾的眼睛。这就是发现的力量,也是反复阅读、反复深究文本内蕴的结果。

  于是,我说,这篇《劝学》的内蕴是十分深邃的,那就是从“学不可以已”——到“博学”——到“智明”——到“神明”。

 四、学会独立处理文本的能力

   一个文本的挖掘很重要,但教师独立处理文本、设计课堂更重要。因为挖掘文本的角度,可能是教师独立思考与个性智慧使然,而处理文本、设计课堂,则是如何从学生有效学习的角度实施的。从这一关系看,前者主要是理念的,后者是实践的;前者是教师个人认识的,后者则是使学生认识的。教学,教学,关键是教会学生学。教学设计,就是如何让学生学的过程。

   《劝学》这一节课,如何实施上面这些思考呢?这里要注意,教学并不是要把教师所有的思考、发现、探究交给学生,而是深入而浅出,检索最主要的思想交给学生。

  最后,我与讲课选手共同完成了《劝学》的基本设计:

  1、教学目标:诵读文本,体会学习的最终目的。

  2、基础落实:生字词积累。

  3、第一个问题:本文中心观点是什么?开篇为何用“君子”一词?

  4、第二段中用了什么事物来作喻?有什么变化?学生自我总结。(青——取——胜;冰——为——寒;木——輮——轮;木——受——直;金——就——利。)

  5、第三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举例都是比喻吗?第一段与第二段在用喻上有什么不同?(善假于物;都是比喻。第一段侧重事物作喻,是被动的,句式是散句;第二段侧重生活事例作喻,是主动的,句式是整句。)

  6、第四段,有三层意思,请概括意思。(积累、恒心、专一)

  7、最后问:文中的“智明”与“神明”要告诉我们什么?小组讨论。

我们可以这样认识:学习要博学,只有博学才能达到智慧明达,但这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神明”,就是由积累达到博大,进而积善而聚积为道德,有善心,有圣心,由一个人自己的学习,到你为了别人、为了人类去学习,进而普惠思想,普惠智慧,就达到神明了。神明,是一个人学习、一类人学习,一辈子、几辈子要完成的事。所以说,本文不仅讲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方法与途径,更申明了学习的最终目的——神明。(板书:博学——智明——学习近期之目的;善德、圣心——神明——学习终极之目的)

   补充一个内容。

   最近看刊物,发现有一个对《劝学》 的新说法——“学不可以已”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说本文只有一个论题“劝学”。即劝勉学习。(《语文学习》2014年第3期,作者宋灏江)

   其作者的理由是,第一段是扣“学不可以已”的;第二段是“善假于物”,没有谈“学不可以已”;第三段谈了积累、恒心、专一,也没有谈“学不可以已”。

     那么,我们的课堂也可以再设计一个探究题——“学不可以已”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吗?这个问题可能有两种答案,一种是否认,如上文叙述的理由;一种是承认就是中心观点。

    如果说“学不可以已”就是中心观点,理由有三:一是第一段就是论证了“学不可以已”;二是第二段开篇“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之所学”不就是“学不可以已”吗?整个第二段都是比喻学习啊,“善假于物” 中的“物”就是不断学习啊。第三段,只有“学不可以已”才能积累,才能有恒心,才能专一啊。全文通篇用比喻,就是证明了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评论这张
 
阅读(139)|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