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天的傍晚,秋叶不时从枝头上飞下来,觉得陨落也是一种美。
记得是巨流河的作者齐邦媛说过,希望自己的未来之死是一颗成熟的果实从枝头上自然而然的坠落。
不是卧床不起,不是半夜痛苦辗转难眠,不是生活不能自理,家人着急自己难过,生命成为自己也成为别人的负赘。
读得心动。
尽管年近半百,却觉得死亡似乎还是遥遥无期。
在心理上,我真没来得及反应,我就到了46岁这个不尴不尬的年龄。
那个不可一世的我,那个豪气万千的我,那个自认为不是牛皮引得别人笑而自己不笑的我,就走到了46岁!
陶渊明似乎是五十岁,才觉得以前的四十九年都过错了。
难道我还需要几年才能顿悟自己的人生因为没有省察是不值得过的?
一个人在家里。
自由的看书,自由的葛优躺,自由的看风在枝头上变幻各种形象。听几处车流的喇叭声无力地掀起按钮!
这是不是空巢老人的模式,就这样狼狈的启动?
前几天看李银河的博客,觉得她是活明白的人。她告诉我,生活不要过得粗糙,生活要过得精致些!日子要过,不是填充,是充实和快乐,是嫌少而不是如学生作文似的乏味冗长!
美好的时光不是用来混的,不是用来熬的,更不是无所事事闲的!
要快乐幸福充实的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可对于我来说,什么是自己幸福的事呢?
忽然渺茫起来了:练习毛笔字?在博客里写写自己凌散杂乱的心情?无聊的在客厅里自由的舒展自己的筋骨然后夕阳西坠无奈起身上晚班去?还是在一杯浓香可鼻的红茶面前打发一个下午?或者在森林公园里在小区里看落叶飘黄看云飞云灭?抑或几个牌友在一起酣畅淋漓又无比劳累的麻将一场?
斩断自己再往外跑的念头,回头向里,一些人事消磨人性的阴暗,觉得连冷笑似乎自己都不配发出一声。
不想清高,更不想卑污,不想说,更不想看。
对一切人性龌龊的隐私人间的阴私,我都不屑看。
半个月了,都在寻找自己之后干什么?
写点小说?捣鼓点诗歌?结识几个新朋友?去外面看世界?都觉得好,都觉得不好。
人生好个秋,人生凉个秋!
飘雪即将纷然而至,你已在秋天,需要向大地奉献出什么?
评论